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世代相承
2013-04-15 09:24:28  来源:光明网  作者:辰序 字号:  电邮 打印
  2013年4月6日,文化部、陕西省政府主办的“第四届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系列活动”在西安开幕。类似这样的活动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在各地举办。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就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方面采取了许多积极有效的措施。目前,非遗传承还面临着哪些困难?怎样培养技艺传承人?非遗传承有哪些途径?怎样更好地将宝贵的财富世代相承?这些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

 
  杨柳青木版年画:保护好民间艺人是传承的核心
 
  天津市西青区人文底蕴深厚,历史文化遗存众多,其中,杨柳青木版年画更是中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它兴于明、盛于清,已有600多年历史,位居中国四大木版年画之首。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美术类名录。截至目前,杨柳青镇区内的年画作坊有64家,从业人员300余人,国家级杨柳青木版年画传承人2人,区级杨柳青木版年画传承人34人。2012年,杨柳青年画销售额近3000万元人民币。
 
  当前杨柳青木版年画的保护和传承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我认为非遗项目的传承要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大技艺传承队伍建设。民间艺人在国际上被称为“人类活珍宝”、“人间国宝”,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依靠他们的传承才能得以延续。保护好这些民间艺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核心。近年来,我们加大对传承主体的申报和认定工作。命名了34名杨柳青年画区级传承人,基本建立起了一支懂年画、有技艺、年龄结构合理的传承队伍。我们与南开大学合作开办了杨柳青年画大专班,与电大西青分校合作成立了年画艺术专业班,建立起了常态教育培养机制。
 
  二是发挥事业单位平台作用,宣传普及传承年画艺术。一方面,充分利用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事业单位,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通过发挥这些部门的作用,征集到杨柳青年画古旧画版300多块,绘制工具20多件,挖掘整理年画画样1500多种,编辑出版了《杨柳青木版年画集成》;另一方面,我们充分利用中小学校这一平台,开展年画艺术传承。从2000年起,我们将杨柳青年画艺术纳入西青区地方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让画乡的孩子们从小感受民俗文化的熏陶。此外,我们还通过举办“文化遗产日”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西青民俗文化的魅力。
 
  三是鼓励传承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创新。在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的基础上需注入时代的活力,在创新中促进其传承。西青区政府为了鼓励年画理论研究和创新,保护年画业知识产权,无偿为杨柳青年画申请了地理保护标志,并通过杨柳青年画业协会为年画作坊设立了专业认可标志。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既保护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年画艺人群体的创作积极性和经济利益,又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使杨柳青年画市场实现了规范化运作。 (天津市西青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 红)
 
  赫哲族伊玛堪:传承与保护具有很强学术性
 
  伊玛堪是赫哲族的民间口头说唱艺术,浓缩了赫哲族的历史精神与文化精华,被誉为“北部亚洲原始语言艺术的活化石”。2011年,伊玛堪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的入选标志着伊玛堪已进入国际视野,保护本土文化传统、延续民族文化血脉已经成为世界性课题。
 
  入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前,赫哲族人已对伊玛堪音像资料采取抢救性整理,并施行了建立传习基地和培训学校鼓励传承人带徒授艺等传承措施;入选后,积极筹建赫哲族渔猎文化生态保护区,计划对包括伊玛堪在内的赫哲族文化进行综合性保护。但是,伊玛堪的传承与保护是一个崭新课题,而且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因此,这项工作必须从传承保护的研究入手,必须以当代理论作为支撑。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需要政府文化管理部门、民族文化保护研究者与民族地区群众的通力合作。首先要对伊玛堪文化生态系统进行全面分析,归纳出伊玛堪文化的生态特点,进而对伊玛堪主体系统和环境系统进行考察,探明伊玛堪发生、发展及其内在的规律。
 
  其次,要通过对伊玛堪文化生态的体系危机的分析,找出导致伊玛堪文化生态危机的根源。在工业化、现代化影响日益扩大的今天,生态体系开始发生本质性变化,要着重分析因危机而引发的相关地区人们生活压力和竞争压力的增大,导致传统文化生态的破碎,形成伊玛堪文化生态体系的断裂与落差的情况。
 
  最后,要针对伊玛堪文化生态危机根源,从文化生态学角度提出破解的对策:尽可能保持伊玛堪原有生态适应进程;减少现代行政、市场行为对赫哲族传统人地关系格局及社会组织基础的破坏,重塑民族传统文化生态的社区载体,进一步强化传统文化生态的自适应能力;对赫哲族的传统生计方式进行创意化的软性开发,着力体现传统生活方式及文化传统的新型现代化功能,生发出更有利于民族发展、生态保护和社会和谐的发展模式,推动传统文化生态的有效变迁。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研究员丛 坤)
 
  海南岛黎锦:掌握技艺人数过万
 
  黎锦纺织技艺,是海南岛黎族妇女世代相传的古老染织技艺,已有3000多年历史,被誉为“中国纺织史的活化石”。
 
  随着时代的发展、黎族人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喜欢传统纺织技艺并掌握这项技艺的人越来越少,黎族青少年已不再普遍穿戴传统服饰,传承了数千年的纺染织绣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

黎锦纺织技艺2006年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10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时,掌握这一技艺的人数已不足1000人,且多为年过七旬的老人。如何将濒临灭绝的黎族传统技艺传承下来?我们采取了一系列传承措施。
 
  一是政府制定保护和传承办法,建立传承人保护培养机制。2012年海南文体厅制定印发了《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传承人保护培养暂行办法》,在白沙、东方、五指山、乐东、保亭等5个市县由代表性传承人收徒授艺,对有兴趣学习该项技艺的妇女进行经常性辅导,并每年举办培训班培养传承人;在三亚、陵水、琼中、昌江等4个少数民族市县也开展相应的传承活动。同时还在全省建立了一批黎锦技艺的传习馆、传习所和传承村。目前全省9个民族市县共有黎锦技艺代表性传承人105人,掌握黎锦技艺的人数超过10000人,为2009年的10倍。
 
  二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教育范畴。海南省中小学《劳动与技术》课教材中增加了黎锦技艺内容。今年秋季全省小学三至五年级使用的《专题教育读本》及初中《海南历史》随书“阅读卡”都将增加黎锦的内容。学校对黎锦传承工作的积极性也非常高,目前已有几所学校开设黎锦技艺兴趣班。3所职业技术学校开办了黎锦技艺班。学校与传承村、与企业结合建立了3个实训基地,并正在建设黎锦技艺实训研发中心。职业教育不仅使传承人学到技艺,同时提高了他们的文化素质,更有利于技艺的传承发展。
 
  三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文化产品。为推动黎锦技艺的生产性保护,在有效传承核心技艺的前提下,我们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黎锦技艺转化为文化产品,促进保护与传承,命名了3家单位为黎锦技艺的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海南锦绣织贝实业有限公司、五指山黎族织锦传习所、保亭新达达黎族织锦编排技术研究室。这3家单位在坚持保护核心技艺的前提下,生产的黎锦产品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黎族妇女也因此增加了家庭收入。 (海南省文体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陈 莹)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